关闭
网站首页
产品展示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企业相册
下载中心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news

2025年新能源物流车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日期:2025-01-11
新能源物流车作为采用新型能源技术(如电动、氢燃料等)为物流运输提供动力的专用车辆,近年来在市场上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其零排放、低噪音、高效率的特性,不仅符合当前全球对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也满足了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新兴领域对物流运输工具的新需求。
一、2025年新能源物流车行业现状
1. 市场销量与渗透率
近年来,新能源物流车市场保持了高速增长。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4-2029年新能源物流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1月至8月,我国新能源物流车销量达到274,742辆,同比增长76.29%。预计2024年全年销量有望突破50万辆。而到了2025年,新能源物流车行业跨过了渗透率15%的门槛,迎来了飓风期的元年。行业普遍对2025年的销量持乐观态度,保守预计突破60万辆问题不大。
新能源物流车的渗透率已经超过15%,标志着市场进入了快速增长期。这一显著增长不仅反映了市场需求的旺盛,也预示着新能源物流车正在成为未来物流运输的主流选择。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新能源物流车将成为其物流运输领域的重要选择。
2. 技术进步与成本降低
电池技术、驱动技术、智能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进一步降低,使得新能源物流车的性能不断提升,使用成本不断降低,市场竞争力日益增强。特别是电池技术的突破,将有效解决续航里程短、充电时间长等瓶颈问题,提升新能源物流车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例如,随着电池级碳酸锂价格的下降,新能源物流车的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2022年,电池级碳酸锂的价格最高达到了60万元/吨,而后价格一路走低,至2024年已跌至7.55万元/吨。电池价格的阶段性降价,加速了新能源物流车的市场推广。
3. 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
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支持政策持续推动市场的发展。包括购车补贴、税收优惠、路权放开等政策措施,为新能源物流车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自2022年底国补全面退出后,新能源物流车行业正式进入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发展元年。
特别是交通运输部印发的《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了到2025年,有序建设100个左右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占比分别达到72%、35%和20%。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也明确了2023-2025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
4. 市场竞争格局
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竞争格局日益激烈。一方面,传统汽车厂商纷纷加大在新能源物流车领域的投入和研发力度,推出了一系列具有竞争力的新产品。另一方面,新兴企业也借助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迅速崛起成为市场的重要力量。
例如,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作为商用车领域后起之秀,一直引领新能源商用车发展,不仅销量上实现了32连冠,在技术路线、生态建设方面,也堪称行业旗手。2025年,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定下了整体销量目标20万台的新目标,预计到2027年将成为行业首个累计销量破百万辆的新能源商用车企业。
同时,东风商用车、一汽解放等传统商用车大厂也在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展开了激烈竞争。东风商用车在2025年度合作伙伴大会上立下了销量13.1万台、份额12.5%的新目标;一汽解放则表示,2025年整车销量目标33万辆,其中新能源要实现4.6万辆的销量目标。
5. 车型结构变化
从车型来看,面系车依然是主流,但卡系车的增长更为迅猛。数据显示,面系车型累计销售占比较大,而卡系车型则实现了显著增长。这种车型结构的变化反映了市场对新能源物流车需求的多样化和专业化趋势。
特别是随着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等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市场对新能源轻卡等卡系车型的需求不断增加。例如,2024年8、9月新能源轻卡连续两个月销量逼近万辆大关,单月渗透率首超20%。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轻卡市场容量将达到18万辆至25万辆,渗透率达到35%-40%。
6. 出口市场潜力
随着新能源物流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其出口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来说,新能源物流车将成为其物流运输领域的重要选择。
据电车资源统计,2024年以来,大力牛魔王、橙仕汽车、前晨汽车、柳州五菱新能源、新吉奥、福田汽车等主机厂纷纷向外出口新能源车,涵盖泰国、德国、乌克兰、日本、韩国、多米尼加、越南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宁德时代和国轩高科等零部件企业也在加速出海,宣布在海外建设动力电池工厂。
二、2025年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趋势
1. 电动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
未来,新能源物流车将更加注重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融合发展。随着自动驾驶、智能调度和远程管理技术的不断进步,新能源物流车的物流效率和运营成本将得到进一步提升。
例如,远程新能源商用车发布了行业首个车星互联全场景智驾解决方案——由龙智驾,以及适配不同用户场景的玄武黄金动力链,引领全球新一代绿色智能商用车发展。东风商用车也开发了L2+平台化智能驾驶解决方案等新技术,为新能源商用车打开新局面。
2. 绿色供应链建设
绿色供应链的建设也将使新能源物流车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支持绿色、低碳、可持续的供应链管理,将推动新能源物流车市场的进一步细分和多样化发展。
例如,一些新能源物流车企业已经开始与货运平台、B端客户进行合作,通过招配培管服等措施提升司机收入,减少退车率,从而优化供应链管理。同时,一些企业还在探索智能安全驾驶解决方案,以结果为导向,构建硬件——平台——咨询三位一体的安全管理闭环体系。
3. 市场竞争加剧与价格战
尽管新能源物流车市场前景广阔,但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特别是2024年,新能源物流车行业陷入了恶性竞争,价格战一路走低。从年初至今,产品价格集体跳水,无论卡系还是面系,利润都大打折扣。
例如,比亚迪发布了比亚迪T5,新品价格在13.98万元-16.98万元之间,其中大电量版本的纯电轻卡价格也降至17万元以内。而在此之前,纯电轻卡的价格不低于20万元。紧接着,蓝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长安凯程等车企的新品价格也纷纷走低。
价格战不仅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还可能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和不合规的无序竞争。因此,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成为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4. 保险与金融难题
保险绝对是2024年新能源物流车行业发展最大的痛点。由于保费高昂或无处购买,保险已经成为新能源物流车推广最大的掣肘。特别是随着新能源物流车渗透率的增加以及货运平台为主的需求带动下,市场出现了“新人、新车、新场景”,驾驶习惯及超载等因素导致新能源物流车使用者的出险率进一步抬高。
尽管已有多方呼吁降低保费,但从险企的态度来看,短时间内很难实现保费的下降。因此,产业链上的玩家也在探索解决方法,如主机厂通过与险企的总对总来掌握投保名额,或通过为车辆配备智能驾驶辅助包来提前规避行车风险。
金融问题也是新能源物流车行业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受运价下跌、货运平台单少车多、保费上涨的影响,司机的每月支出与收益难以持平,导致逾期率高、退车率也高。因此,一些金融机构对新能源物流车提高利率、加强风控、严格审批、谨慎放款。
5. 政策调整与市场变化
政策调整和市场变化也可能对新能源物流车行业产生不利影响。尽管国家层面出台了很多利好政策,但各地在政策执行和落实上的差别较大,路权问题仍然困扰着新能源物流车用户。此外,补贴政策的调整和地方政策的不一致性,也可能对行业造成一定的不确定性。
例如,2022年底国补全面退出后,新能源物流车行业正式进入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发展元年。然而,一些企业仍然依赖政策补贴来维持销量和营收,导致在补贴退出后面临较大的市场压力。
未来,新能源物流车将更加注重电动化与智能化的融合发展,提高自动驾驶、智能调度和远程管理能力;绿色供应链的建设也将使新能源物流车在供应链各个环节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市场的成熟,新能源物流车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成为未来物流运输的主流选择。
......
如需了解更多新能源物流车行业报告的具体情况分析,可以点击查看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的《2024-2029年新能源物流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报告》